第一、加強政工隊伍建設,健全思政工作機制
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領導,建立和完善齊頭并進、專兼職隊伍相結合、各部門緊密配合、學生自我教育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有效工作格局。進一步加強輔導員的管理和培訓,規范輔導員隊伍的培養機制,扎實推進輔導員深入學生的強化機制,充實和完善輔導員隊伍的考核機制,充分發揮評價考核的激勵作用。結合實際,建立健全一套適應
成都職業學校學生特點的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分階段、分層次、突出重點,區別三年制大專和五年專的不同要求,通過開展創建優良學風班級活動,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逐漸明晰學習目標,形成求實創新的優良學風。推進學院分專業制定學生管理制度,促進學生管理的人性化推進,突出專業特色,激發學生活力。
第二、加強團學隊伍建設,創新團學活動形式
成都職業學校的團學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素質拓展最重要的平臺,對弘揚社會主旋律、豐富青年的情感體驗、教育管理服務廣大青年起著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與時俱進,主動融入學生。成都職業學校的團學隊伍早已進入“90后”時代,在活動形式和交流方式上都有了較大的不同。學生在接受信息的能力上很大層度超前于老師,新媒體技術近幾年飛速發展,電腦、手機、平板燈都可以輕松獲得最新信息,老師也要不斷提高信息的獲取能力,力爭在與學生的溝通上能夠最大限度的同步,有效融入學生。
其次,學院各團學組織要均衡發展,百花齊放。團委會、學生會、社團等多個學生組織如何有效配合,齊頭并進才能夠把團學工作做的更強更遠。在實際工作中,要加強對主要團學干部的引導和培訓,加強溝通交流,并在實際活動組織過程中,加強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合理分工。
再次,加強學生干部培訓,提升個人素養。許多高校都開展“青馬工程”、“人才學校”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院也要高度重視學生干部的培養,每年都要安排具體的學生干部培養計劃,落實培訓課程,不斷豐富和完善培訓內容,切實提高學生干部培訓的實效性。
最后,要豐富活動形式,搭建活動載體。在現有品牌活動的基礎上,堅持以重要傳統節慶日、重大事件、重大活動為契機,積極開展特色鮮明、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大力挖掘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教育資源,積極開展大學生主題思想教育活動。積極與上級團委和兄弟院校聯系,參與市級活動和社會服務,學人所長、補己所短,在實際活動過程中,不斷豐富和積累團學工作經驗。
第三、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全面推進雙創工作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是核心,創新創業型人才是關鍵。創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新理念,是推動成都職業學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核心驅動力。
首先,要明確目標,構建體系,加強創新創業理論教育。成都職業學校應結合上級相關文件精神和學院實際,制定年度創新創業工作目標和計劃,建立專門的創新創業專兼職師資隊伍。推進創新創業學科建設,將其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合理設置相應課程模塊。通過普惠型創新創業教育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相關理論知識,通過對方法的了解應用,達到提升能力的目的。
其次,結合專業特色扎實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各專業根據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的總體目標,立足專業實際,積極轉變教育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思維,與時俱進,有效推進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各專業教師特別是雙師型教師,應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和豐富的企業工作經驗,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項目,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還可以通過學生的創業實踐反向推進理論教學的開展。
最后,積極打造創新創業教育平臺,豐富學生創新創業載體。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建立創新創業基地,遴選創新創業的項目,評聘專業指導老師,對創新創業團隊進行專業培訓。爭取相關政策并結合學院實際切實做好創新創業基地的建設并投入使用,不斷增加創新創業團隊數量、提高質量,指導入住項目進行公司注冊、辦理營業執照等。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體悟”活動,以“創業辦”“社團組織”、“勤工助學”、“心理質詢室”等組織為平臺,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訓練”、“創業研討”和“創業模擬”等活動,積極開展創新創業培訓,“企業家課堂”、“創業論壇”等創業專題活動,通過“創新創業競賽”促進與各高校之間的交流學習,為學生提供更優秀的平臺。
第四、積極做好國家級教育精準扶貧項目,打造品牌
川扶辦[2018]12 號文件《關于在成都職業學校設立“全國教育扶貧職業教育及創業就業培訓孵化基地”的請示》于 2018年4月得到了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的同意批準。國務院扶貧辦表示,同意在成都職業學校設立“全國扶貧就業創業培訓基地”,重點在寧夏、甘肅、四川、安徽、河南等五?。▍^)開展貧困家庭新成長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切實保障貧困家庭新成長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和提高收入水平。
這是學院創新發展中新的重大機遇,此項工作的開展對泉州海洋職業學院未來的發展將有重大的影響,成都職業學校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快步伐,打造學院精準扶貧品牌項目建設:
第一,立即成立國家教育扶貧項目工作領導小組,謀篇布局。成立以學院院長為組長,分管副院長為副組長,相關系(部)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溝通討論文件精神,并積極與上級主管部門溝通聯系,在2020年6月底前制定出具體的階段性工作計劃,責任落實到具體負責部門,確保工作螺絲到位。
第二,確定對口專業,盡量體現學院特色和優勢。既然是教育扶貧職業教育及創業就業培訓,那么以哪方面專業為主打是學院首先應該思考的問題。面對全國五個重點省份,成都職業學校應揚己之所長,避己之所短,并充分體現培訓專業的差異化。建議第一階段,以學院主打的高鐵乘務專業為試點面向中西部五個省份進行招生,主要包含高鐵維修技術、汽修工程技術、航空乘務、學前教育等。學院的高鐵乘務專業不論在師資方面,還是配套實訓設備方面都是全校最強,最有助于教育精準扶貧項目的落實。
第三,要加大宣傳力度,形成良好輿論環境。成都職業學校積極開展教育精準扶貧項目的申報是積極響應國家“十三五”相關文件精神的號召,為教育精準扶貧做貢獻,與學院辦學宗旨不謀而合。學院宣傳部門要深入解析教育精準扶貧項目的具體內容和精神內涵,結合學院實際和突出特色,以及學院針對此項目的推進過程,開展系列的宣傳報道,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促進項目的有效開展。